在中医领域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?
类风湿寒湿型:关节剧痛,不可屈伸,甚至强直拘紧,时轻时重,遇寒加重,得热缓解,每遇阴雨天加重。舌苔薄白,脉弦紧或濡缓。此型多见于RA慢性期。其病机为外寒入侵、引动宿邪,寒主收引,湿性重着,壅于关节,阻遏气血,故关节剧痛,寒性收引,故关节不能屈伸,强直拘紧。
成都类风湿医院研究发现,类风湿患者关节疼痛长期反复发作之后,关节拘挛不利,局部常有轻度的灼热红肿,疼痛多以夜间明显,或无明显关节局部症状。同时有头晕目眩,耳鸣咽干,心烦,手足心热,夜寐不安,腰膝酸软,脉细数,舌光红。此型见于RA慢性期。病机为素体阴亏,或湿热久羁,或感受热毒,或风寒湿郁久化火,邪热伤阴,肝阴虚损,血不养筋,故关节拘挛不利,肾阴不足、腰膝酸软,口干心烦、头晕目眩。
必需指出的是,中医证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一个证型可以出现病程的不同期。虽然肝肾两虚及肾阳虚多出现在中后期,但在急性发作时又可以热毒或寒湿为突出表现、即虚实相夹,因此,不仅证型不是一成不变,而且一个证型在不同时期可以夹有其他兼证,如血瘀痰阻,这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辨证用药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注意些什么?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:金制剂:金制剂治疗RA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,可能为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,对RA的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的改善,血沉、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有下降,有效率70%~80%,而完全缓解率仅20%~30%。由于见效较慢,目前多主张作为维持治疗,常用的金制剂为硫代萍果酸金钠及硫代葡萄糖酸金,剂量为较初2~3次为每次10~25mg,以后每次50mg,皆为每周注射1次,直至发生疗效(一般总量达到1.0g左右),以后改为维持量50mg,每月1次。总剂量达1.0g仍无进步者可不必使用。副作用主要为皮疹,甚至剥脱炎皮炎、蛋白尿、血尿、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。较近有口服金剂,商品名瑞得(ridaura),每日6mg/次,效果与针剂大致相同,但副作用较少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